南京明孝陵导游词

时间:2024-07-14 11:42:33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要怎么写好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南京明孝陵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1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皇后马氏的陵寝。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环境优美而著称。20xx年,明孝陵申报世界遗产成功,更使得这座开创明清皇陵制度的明孝陵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明孝陵经过600多年的历史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部分已不存在,但它的所有建筑遗存都完好地保留在原地,空间布局上完整如初,文化遗存所在的自然景观未受损坏,它们足以显示明孝陵在中国帝陵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独特的设计理念、制度格局、营造规模和艺术成就。如今,分布于北京、湖北、河北等省、市的明清皇家陵寝都是以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而建造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明孝陵不愧是一件天才的艺术杰作,是中国文化发展到高度成熟时期的一项综合性成果,它开创了明清帝陵的一代新制,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价值和地位。

它是明初政治思想、社会文化、审美意识、建筑技术和国家财力的结晶。陵寝布局设计和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典范精神。既继承了汉、唐、宋帝陵制度中的优秀成分,又创建了新的帝陵制度。明孝陵的陵寝制度,规范着明、清两代500多年帝陵建设的总体格局和风貌,其地位崇高,影响极为深远。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即将参观的是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在即将进入明孝陵的时候,请允许我先给大家讲解一下明孝陵的历史背景和概况。明孝陵是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因马皇后早于朱元璋去世,先行葬入陵墓,她的谥号为“孝慈”,故称孝陵。明孝陵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7月,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古都南京的第一处世界遗产。洪武十四年(1381年),孝陵开始兴建。次年葬入马皇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葬入孝陵。直到永乐十一年(1413年),永乐皇帝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造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告结束,历时32年之久。当时的皇陵规模宏大,仅陵园四周筑成的皇墙就有45华里,几乎把钟山全部包括在内。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1328年出生于安徽濠州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父母双亡,他做过乞丐,也当过和尚。1352年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红巾军,1368年平定了天下,在南京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1398年朱元璋逝世,享年71岁。明孝陵开创了新式帝陵制度,并一直影响到后来的明十三陵以及清代皇陵。其中,最重要的两项革新,一是它的陵宫布局呈现一种新颖的“前方后圆”和“前朝后寝”的格式,这种建筑布局反映的是礼制,突出的是政治和皇权。二是它的神道依山势地形作蜿蜒曲折之变化,取法于天,取象于地,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之思想。各位游客:这儿是明孝陵的入口处,我们首先看到的这座一门两柱冲天式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王朝皇权的象征,文武百官至此,均得下马步行。六百多年岁月的侵蚀,下马坊曾经断裂倾倒,眼前所见的这座下马坊是1980年重新修复的。下马坊附近还有两块石碑,一块是明嘉靖十年(1531年)嘉靖皇帝将孝陵所在的钟山,与北京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并称二岳,特改钟山为“神烈山”,并在下马坊东侧竖立了“神烈山碑”,此碑原有方形的碑亭,现仅存斗形石柱础四个;另一石碑是“禁约碑”,竖立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镌刻着禁止破坏陵墓及谒陵的有关注意事项。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正式进入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从下马坊至大金门约有近千米。大金门两侧原接有护卫陵区的外郭皇墙,现在还能看到与皇墙的接口。六百多年风雨过后,百官下马的道路早已湮没,圈围紫金山的皇墙也已不见了踪影,只有这座大金门,依然默默地守望着孝陵。各位游客:这是一座用来安放“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碑楼建筑遗存,俗称“四方城”。碑楼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各开一券门,当年碑楼顶部为重檐歇山顶,覆盖黄色琉璃瓦,现在顶部已荡然无存。碑楼内石碑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这是朱棣为颂扬朱元璋功德所建,由他亲自撰写,共2746个字,分为七个方面,一是叙述家平,二是为民请命,发迹定远,三是定都分封,四是废中书,开六部,五是选人才,抓教育,六是生活简朴,嘱咐死后与马皇后合葬,七是刻有皇族子女57人名号以及144句四言颂词。这块碑的建成标志着明孝陵的完全竣工。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组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石龟,高2.08米,古人称为“赑屃”,是龙生九子之一,特别能负重。它身上所背负的这块碑,是我们南京地区古代碑刻中最大的一块,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请大家随我前行,四方城的西北便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御河桥,俗称红桥。河宽约20米,是一天然河道,也是明孝陵的第一道排水通道。过了御河桥就是陵墓的神道。在明代以前的帝王陵寝中,神道都是笔直的,和陵寝的主体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明孝陵的神道却是顺应了自然的地势,蜿蜒曲折。当时有人提议铺设一条直的神道,铲平陵宫前的孙陵岗,也就是现在的梅花山,朱元璋没同意,他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为我守门吧”,孙陵岗的保留成了孝陵的一道天然屏障,形成了婉转曲折的神道布局。

孝陵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东西向,现称石象路。石象路长615米,路两侧分列着6种12对24只石兽,每种4只,两蹲两立,分别是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一路上用人力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在石兽尽处,神道折向正北。这是第二段神道,长250米,俗称翁仲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对圆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龙纹饰,这就是华表,也称望柱。从这里开始,路两侧有武将、文臣石像各两对,均为一对有须、一对无须,分别代表老年、青年。武将身穿甲胄, ……此处隐藏10708个字……神道,神道共分为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两侧从东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种石兽,分别是狮子、獬豸、大象、骆驼、麒麟和马,每组四只,两立两蹲。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帝王的威严;獬豸是传说中的法兽,象征君王的正直不阿;骆驼乃沙漠之舟,展示大明疆域辽阔,国家西域安宁;大象则是象征国泰民安,民心顺服;麒麟是中国神话传说的一种瑞兽,象征帝王的仁德;最后看到的这种动物是马,象征对帝王的忠诚。在神道两侧安置这些石兽的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用来表记朱元璋的功绩,二是为了展示大明的国力昌盛,三是祈望镇妖辟邪。

走过石像路,前方是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在路口有一对望柱,望柱又称华表,立于陵墓前的神道,又称陵表。在这里有指示道路的作用,从这里开始,神道开始拐向正北方向。

翁仲路上有两对武将,身穿盔甲,手执金吾,身材魁梧;两对文臣,身穿朝服,手捧笏板,神情肃穆。他们分别是一对青年的,一对壮年的,预示着大明江山后继有人。为什么要把石人成为翁仲呢?原来传说翁仲是秦始皇时的一名有名的武将,他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便命人铸了一尊他的铜像,立于咸阳宫门外。匈奴人觐见,远远看到这尊铜像,都以为是翁仲,畏惧不敢接近。此后,人们就把立于庙堂宫阙或陵墓前的铜人、石人统称为翁仲了。

神道的尽头,立有一座六柱三门的棂星门,原门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现在看到的这座棂星门是根据史料在2019年修复的。这是谒陵时通行的礼仪之门。位于神道翁仲路北的明孝陵棂星门,据史料推断是在清朝早期到同治年间被毁。2019开始复建,2019年建成开放。据考证,明孝陵棂星门与北京十三陵的棂星门结构是一样的。复原好的棂星门西南向,正对神道,仿木结构,三门六柱,三门并排,面阔20多米,高7米多。材料尽量用原件,需要添加的石料均采自明孝陵工程原料地——南京青龙山。棂星门的柱头、云墩等均用石料雕制,石柱础和抱鼓石按原有样式复原。棂星门是明孝陵引导部分的结束,象征着王尊,帝后入葬陵寝地宫时,此门为必经之门,所以又被称为龙凤门。

在石象路东侧,有一座小山,叫梅花山,神道围绕梅花山转了一个弯。原来这座山是东吴时孙权的陵墓,在修明孝陵时曾有人建议将此墓移走,但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留下给我看大门吧”,于是神道因此而弯曲,正好成为了明孝陵的天然屏障。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南京著名的`赏梅基地了。

三、金水桥、陵门、碑殿

1、金水桥(点到即可)

2、陵门建筑特点

3、“特别告示”碑及六国文字

4、碑殿内五块石碑的名称及内容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金水桥,金水桥的后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寝建筑,金水桥原本有五座,正对着陵宫的五座大门,后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清代只重新修复了三座,我们可以看到桥面与桥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遗物,桥栏为清代重修。从这里开始,建筑依照中国传统,坐北朝南,中轴对称。

顺坡而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武方门,这是陵宫的大门。它黄瓦,朱门,红墙,相互映衬,尽

显皇家的气派。这座门是1988年根据史料重修的大门,在门前在墙外的东侧,有一座特别告示碑,立于宣统元年,上面用日德意法英俄六国文字书写,内容是告诫游人要保护孝陵。

进了文武方门,我们就来到了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大门,因大门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清同治年间将毁坏的大门改建为碑殿,殿内共有五块碑刻,正中一块上刻“治隆唐宋”,为康熙皇帝手书,意思是赞誉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功绩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满清皇帝的康熙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执政之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康熙深知,光靠满人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亲谒明孝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在1699年第三次南巡谒陵时题“治隆唐宋”,借此笼络人心。作为旁边两块是乾隆皇帝谒陵时所题的诗碑。后面还有两块卧碑分别记叙康熙皇帝第一次和第三次南巡时谒太祖陵的纪事,上面有两江总督陶岱以及江南织造郎中曹寅所书的记录。

四、享殿遗址

1、享殿过去和现在的用途

2、原来的规模及现在可见的景观

这座建筑是孝陵原主要建筑享殿,即孝陵殿旧址,可以看到原有汉白玉的三层须弥座台基,台基高三米,三层台基的四角上还遗留石雕的螭首,台基前后各处踏跺三道。塌跺中置丹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三层须弥座上为享殿,里面是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的神位。原来的殿宇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我们现在看到台基地面上保留下来的56个巨大的石柱础,每个的直径都有0.91米,看到这里就不难想象当时的享殿是多么的壮观。当年的孝陵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挑檐,高大森严,当时孝陵的规模远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长陵享殿要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代同治年间修复的三开间的小殿,规模已大不如前。

五、方城、明楼、宝城、宝顶

1、方城明楼的布局

2、建筑特色

3、宝城、宝顶的规模、形状和建造特点

4、坟的封土变化

经过内红门,走过升仙桥,眼前的建筑就是方城,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与巨大的砖石砌成,方城东西两侧各有八字墙一堵,墙面四角饰有砖雕花纹,这些砖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穿过方城正中54级甬道,迎面就是宝城的南墙,正面可见用十三层条石垒筑,上书“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据说这七个字刻于民国初年,是用以回答游人询问的。

从宝城与方城之间的东西夹道折向南拾级而上,可以登上明楼,它原先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的精美建筑,后毁于清代太平天国的战火,仅存四壁,2019年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完成,已修复上午明楼于2019年7月正式对游客开放,里面展出了明代分布在全国的十九处帝王陵墓的图片资料。

方城后面就是宝顶,它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顶上树木参天,它的下面就是朱元璋马皇后埋葬的玄宫。宝城就是围绕宝顶周长约1100米的砖城。宝城宝顶的皇陵形制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帝陵的先河。只是明代的宝顶大致为圆形,清代帝陵的宝顶改为椭圆形了。

坟的封土变化:古代帝王陵墓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周代,封土为坟。秦汉时期,“方上”,坟上部为四方台,下部为四方形大基础,如覆斗形。唐朝,以山为陵,陵为坟墓的别称就从此而起。宋代,小方上,与秦汉时期类似,但规模较小。元代,“墓而不坟”,地面上没有标志。明清,宝城宝顶,外加围墙,内堆山形圆丘并高出围墙,城即宝城,圆丘即宝顶。明为正圆,清为椭圆。陵墓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资源,是因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即建筑雄伟,文物珍贵,环境优美,科研价值高,便于凭古吊今等。

明朝自1368年建都,至1644年灭亡,前后有16位皇帝,除南京明孝陵外,其余皇陵均在北京,只有建文帝朱允炆没有陵墓。诸多的明代陵墓遗存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观赏之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的参观就要这里结束,感谢大家对我的导游工作的配合,欢迎您再次游览明孝陵!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